 |
二手工程機械視頻 |
 |
|
|
 |
文章詳細內容 |
更多>> |
猜想2013:中國二手工程機械何去何從? |
2012年,留給中國工程機械行業的除了糾結和考驗之外,還有日漸龐大的二手工程機械庫存。 二手設備不僅承接工程機械融資租賃和再制造兩大業務,而且也關系著廠家和代理商的現金流、經營風險以及持續的盈利能力,無論從效益還是環保的角度看,二手工程機械的處置已經成了行業亟待解決的難題之一。那么在2013年,滯留在廠家或代理商手中的二手工程機械將何去何從?二手設備交易環節遇到的評估、稅務、融資、售后等難題是否能夠得到解決?第三方平臺能夠借此機會發展壯大?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開年特稿——猜想2013系列第一篇《二手工程機械市場何去何從》,讓我們共同探討。 猜想一:市場能否走向正規? 據21-sun記者了解,截止2011年底,國內主要工程機械產品保有量達到504萬~547萬臺,其中液壓挖掘機121.2萬~131.3萬臺,裝載機151.4萬臺~164.1萬臺。雖然普遍觀點認為設備的大修及更換周期在5~8年,但近兩年隨著工程量的不景氣以及各廠家開展的以舊換新業務,大量2~3年的“低齡”設備也開始進入流通領域;在2009~2010年間涌入行業的客戶,其按揭及融資租賃方式購買的設備也將于2013年左右“上岸”,面臨大量拋售的可能;另外一個比較可靠的數字來自海關統計,2011年有3萬余臺二工程機械設備流入中國;再加上各種債務機和債權機,雖然二手工程機械的具體數字缺乏詳細統計,但數量和規模卻應該相當“可觀”。 二手工程機械規?捎^ 二手工程機械放在廠家和代理商手里是燙手山芋,放在客戶手里卻可以變成財富。然而縱觀中國二手機交易市場,雖然經過幾年培育,卻依然充斥著交易信息不對稱、產權不清晰、品質無保障、缺乏必要的融資信貸支持、缺乏有公信力的鑒定評估機構以及必要的售后服務體系等諸多現實問題。特別是在工程機械“黃金十年”的最后階段,為了將市場占有率擴張到極致,新機業務的融資租賃和置換政策幾乎將二手機的生存空間擠壓到極限,二手機交易市場不僅沒有發展壯大,反而日漸萎縮、陷入混亂。 該信息出自中國工程機械商貿網.
|
|
|
|
|